3月25日,“信耀齐鲁会客厅”第四期节目上线。本期节目围绕“城市信用建设,筑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议题,特别邀请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信用监测室主任李芸、厦门国信信用大数据创新研究院院长曾光辉、烟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用管理科负责人杨辉、潍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金信用科科长刘晓、新泰市社会信用中心主任鲁法新以及荣成市社会信用中心副主任黄春晖齐聚一堂,深入交流城市信用建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节目伊始,山东省社会信用中心信用监测室主任李芸首先介绍了山东省在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斐然成绩。山东省重点围绕“数据归集-场景应用-监管机制-金融赋能”闭环生态持续发力,精心构建全域信用信息网络,创新信用管理机制,大力推动信用报告代替证明,深度拓展“信易贷”平台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积极打造信用城市示范园区。李芸表示:“我省16个城市获评国家级信用示范城市,城市信用综合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烟台市在信用建设方面的实践,充分彰显信用对城市治理的关键作用。烟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用管理科杨辉科长表示:“烟台市凭借扎实的信用建设工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积蓄能量。”信用建设宛如城市治理的“体检仪”与“导航仪”,通过开展“清零行动”清偿拖欠账款,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政务诚信满意度跃居全省第一。信用基础设施织就“数据网”,成功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数据激增至10亿条,实现业务办理“一日办结”。信用赋能产业、招商与城市治理,有力推动石化、汽车等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强劲“信用引力”,实现从“政府管”到“全民共建”的城市治理华丽升级。

潍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金信用科刘晓科长分享了潍坊在信用建设方面的经验。潍坊聚焦提升企业便利度和获得感,持续强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不断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刘晓透露,未来潍坊市将持续丰富“信用+金融”“信用+政务服务”“信用+民生”“信用+社会治理”“信用+行业自律”等“信用+”场景应用,让信用红利惠及更多市民和企业。

荣成市作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之一,在信用建设方面成果显著。荣成市社会信用中心黄春晖主任介绍,荣成市通过实施“信用评级+积分制”,将信用建设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推进“信用+”工程,显著提升农村治理效率。信用激励已全方位融入到市民生活和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让企业和市民既收获荣誉感,更拥有获得感。

新泰市成功建成全国首个县域级基于隐私计算的信用大数据科技联合实验室,创新性打造出“数据变信用、信用变信贷”的“整县授信”新泰模式。新泰市社会信用中心主任鲁法新介绍:“我们通过建设数据共享平台,打破数据壁垒,集中数据源头和人才资源,实现了数据的有效利用。”此外,通过拓展服务渠道,聚焦支柱产业集群、小微企业客群和零售消费客群,实现了信用数据的价值变现,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这一模式先后荣获山东省大数据创新典型应用场景和优秀解决方案、2024省数据要素×大赛泰安选拔赛一等奖及山东省分赛三等奖,荣获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案例。

厦门国信信用大数据创新研究院曾光辉院长从专业学术和从业实践角度出发,分别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城市信用建设的具体内涵以及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作出详细解读,一个科学完善的城市信用体系,能够切实提高资源交易效率、便捷居民生活服务、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同时,在点评我省城市信用建设工作时指出,山东历来是礼仪之邦、信用之邦,对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作出了科学谋划和系统部署,平台筑基、数据共享、信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工作扎实、构思前沿、成效卓越,推出一系列便民惠企的创新举措,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走在全国前列,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信用支撑。

城市信用建设不仅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更是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对信用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广泛应用,城市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风险防控等诸多领域能够实现更高效、更科学的决策,从而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